
今天又有一个人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,我觉得这个假设根本不成立。虽然“商鞅变法”确实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,但商鞅本人在秦国的根基实在太弱,而当时士族势力尽管受损,但依旧非常强大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炒股配资网站详解,即使秦惠文王继位时间并不长,商鞅依然无法与秦惠文王抗衡。而且,就算像对方所说,商鞅取代了秦惠文王,我认为秦国也必然会立即陷入内乱。
商鞅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取代秦惠文王
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秦孝公去世后,秦国发生了什么。根据史料记载,公元前338年,秦孝公去世后,秦国太子嬴驷继位,成为秦惠文王。此时,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“欲反”,秦惠文王于是下令逮捕商鞅。商鞅得知后,立即逃往边关,但由于没有凭证,他无法住进任何酒店。之后,商鞅试图逃往魏国或其他国家,但都被拒绝了。无奈之下,商鞅只好返回秦国,偷偷回到自己的封邑商,发动邑兵攻打郑县。秦惠文王派兵前去平乱,商鞅最终战败并被杀害。商鞅的尸体被带回咸阳后,车裂示众,全家被诛杀。
展开剩余70%从这段历史来看,在被诬告后,商鞅的第一反应就是逃往他国。为什么他没有选择对抗秦王,而是选择逃亡呢?这正说明了商鞅自知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秦国王室对抗。而在逃亡失败、被迫起兵后,连郑县都未能攻克便被迅速平定,这也进一步证明商鞅并没有造反的能力。
我之所以判断商鞅一定会失败,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:
首先,士族的权力依然非常强大。尽管商鞅变法削弱了士族的权力,但毕竟变法的时间较短,士族的势力在秦孝公去世时依旧十分强大。直到秦惠文王时期,秦国士族才逐渐走向衰弱。
其次,商鞅的军事才能有限。商鞅虽然在法家治国方面有很大建树,但他的军事能力并不突出。比如河西大战,他主要通过计谋诱敌,成功捕获魏国主帅公子昂,在魏军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取得胜利,这其中有一定的巧合成分。
最后,商鞅的法制过于严苛。商鞅变法虽然加强了法治,但也给自己制造了很大的困境。法令严格到几乎无处不在,这让百姓虽然可能支持商鞅,但能敢于配合他造反的却极其有限,根本无法迅速积聚足够的力量。同时,由于商鞅削弱了士族的权力,导致他手中的私兵极为有限,根本无法形成真正的威胁。
如果商鞅取代了秦惠文王,秦国必定陷入大乱,是否能够继续崛起,甚至无从判断
如果对方所说的情况真的发生,秦国肯定会陷入内乱,而是否能够继续崛起,则变得非常难以判断。
首先,商鞅的“谋反”罪名会被坐实。公子虔等人举报商鞅“欲反”的事情如果属实,即便商鞅真的取代了秦惠文王,也难免引发全秦国内部的强烈反应。士族仍然有很强的力量,尤其是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商鞅,镇压起义将变得相当困难。商鞅变法所积累的力量很可能会随着内乱而消散殆尽。
其次,秦国是否能够继续崛起也无法预测。虽然秦国最终能够统一六国,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,但这不仅仅是商鞅变法的功劳,更与历代明君的治理分不开。而商鞅的后代几乎被全家诛杀炒股配资网站详解,历史中并未记载他的子孙后代,无法知道他们的执政能力。如果商鞅早逝或被推翻,秦国是否能够继续崛起,就完全成了一个未知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